樹老則靈 The Older, The Better

葡萄樹和茶樹都是風土作物 (terroir),而土壤對於這些植物的重要性在哪裡呢?往後會再多談一點😃 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樹齡,愈老愈好!這件事可以從拉菲紅酒略知一二。在1985年的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,一瓶1787年份的拉菲紅酒以10.5萬英鎊的天價拍出,創下世界最昂貴葡萄酒的紀錄。從十七世紀便開始釀酒的拉菲古堡(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)也因此確立了法國五大酒莊之首的地位。

拉菲古堡的頂級風味主要來自三個因素,而且彼此相關。

1.
農作方式對土地生態友善,且僅僅生產少量葡萄,平均每三株葡萄樹才作成一瓶葡萄酒。
2. 該酒莊擁有白堊紀時期(6700萬年前,恐龍滅絕之前)的風化底土層,土壤的多樣性非常驚人。
3. 平均樹齡約35年,釀造頂級酒標的樹齡則必須超過45年,低於10年的葡萄樹不予製酒,甚至在稱作採石場(La Graviere)的保護地塊上更擁有超過一世紀樹齡的葡萄古樹,所孕育的傳說級葡萄酒只在拍賣場供人高價收藏。確實是「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」的最佳佐證。

樹齡到底多重要呢? 如果植物的樹齡太小,根會過於淺薄,即便底下的土壤再豐富,植物也只能吸收到一點表面營養,而未能得到土壤深層的各種微量元素。因此,樹齡越高的葡萄樹,在法國酒莊中的地位也越高,就算不會長出很多葡萄,只要每一粒葡萄中能擁有一點點恐龍時代的氣息,那也足夠了。


茶樹也是一樣的。只是在化學施肥與農藥下,台灣慣行茶樹的樹齡都很難超過20年,已開發的茶區也經常在十幾年內就廢棄而又另覓一處新茶區,這是不是一個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呢?中國雲南的原始林內,擁有一株高達20米、樹齡超過2800年的老茶樹(約與孔子同年代,現為國家保育植物),可見自然的茶樹是非常長命的,我們應該也可以像法國的酒莊一樣,用友善對待生態水土的方式,在一塊美好的土地上永續經營茶園三四百年。這是一個可以實現的夢想,也是讓土地說話的最好方式喔。

留言